当前位置: 主页 > 新手资料 > 正文

大话三国谐音引出的真相——三国演义是厨房里的故事

作者:我是皇公益服 来源:chinasonline.cn 浏览: 【 】 发布时间:2017-12-04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大菜系就有“鲁菜”,“川菜”等等,经过认真研究他们都起源于三国时代。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谐音“灌中”,酷爱饮食。我们通过名字谐音就知道,罗先生一天到晚都在不停的“灌中”。因而对挖掘、整理、记载厨房的事迹格外专注。我们都知道,罗先生生长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那个年代食品严重不足。罗先生想要出一本厨房记事,又担心遭到饥民围攻。于是用隐喻的方式写下了一部餐饮界划时代的巨著三国演义。

大话三国谐音引出的真相——三国演义是厨房里的故事


    话说最初厨房的中央偏东,摆放着一张餐桌,因为位置偏东,主人就叫他东桌(董卓),它上面盖着驴皮制成的桌布,非常漂亮,主人就叫他驴布(吕布),因为东桌和驴布属于餐厅而非厨房,最终就被一个叫操操的厨师搬了出去,操操(曹操)名字不详,因在厨房操作熟练而得名。操操在山东起家,是鲁菜鼻祖,在厨房占据了一个最好的位置,在这块位置上操操脚下踩得是含咸地(汉献帝),有取之不尽的盐巴,大大节省了操操卖食盐的资金,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贵重的食材,用于研发新的菜谱,他的食厨中名贵的食材、食谱就有:熏鱼、熏油、瞎猴炖、瞎猴猿、糙仁、离碘、鱼筋,碘味(荀彧、荀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于禁、典韦)……

    买菜时自己秤鱼(程昱),由于厨技精湛,炒菜时手拿工具锅夹(郭嘉),慢慢翻动,徐徐杵动,徐徐晃动(许褚徐晃)。在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操操成功的作出了一道名菜灌肚(官渡),并用挣来的钱买了新的厨具——园勺(袁绍),获得新的食材——獐核、糕烂(张郃高览)一举成为厨房里最有名的厨师。

大话三国谐音引出的真相——三国演义是厨房里的故事


    过了不久,来了一个叫六背(刘备)的厨师,由于自己并不富裕,进货时雇不起人,自己种菜,每天亲自背菜六次而得名,他知道做菜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不得操操,于是,勤能补拙的六背和时间赛跑,在自己的床头放了一个流表,开始研究一道重要的菜谱——茎粥,长期的磨练中,他研制出对他一生而言最重要的烹制法——煮阁凉(诸葛亮),并在辣酱的研制过程中发明了五壶大酱:灌鱼、獐肥、爪匀、麻炒、鳇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为了精益求精,他去了蜀中用仅有的钱购得了当地名贵的食材:溜獐、獐耸、腌盐,还带回了新的烹制法——乏蒸(法正)……六背成为我国川系菜的创始人。名声鹊起的厨师六背逐步成为厨房里和操操并驾齐驱的厨师。

    厨房的东南方位,不声不响的崛起一位功力深厚的厨师,他因拥有南方各地齐全的食材而得名——笋全(孙权),他家世代厨师,经过两代的积累,南方稀有的食材、食谱他家应有尽有,

    最著名的有:粥鱼、卤素、驴虻、卤熏(周瑜、鲁肃、吕陆逊),还有獐爪、蚶裆、粥苔、攀獐(张昭、韩当、周泰、潘璋),做菜的灶台也极其考究,,用得全是胎石瓷(太史慈),祖传做菜的方法独树一帜:趁捂(陈武)法。这还不算,他们家乡常年出产一种稀有食材——姜冻六菌(江东六郡),这一点是任何厨师无法比拟的,笋全因此成为南方菜系的祖师。

    一山不容二虎,一江不容二龙,何况是三个。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里,三个顶级厨师在厨房的一角进行了一次炒菜大比试,输者退出厨房。在那个疯狂夜里灶台的大火烧红了厨房的半面墙壁,这就是餐饮界常常提到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三个厨师谁也压不倒谁,于是厨房出现了三大菜系并存的壮观景象,操操做的菜味道鲜美,被饮食家们誉为——味锅(魏国); 六背的川菜因当初在蜀地购得了食材而得名——蜀锅(蜀国); 笋全是因做菜方法趁捂法而得名——捂锅(吴国)。  这就是厨房出现三分天下的由来。

    三分归一统是怎没回事呢?主要是因为操操的味锅生意太红火,自己忙不过来,便招聘了一个厨师做帮厨,这个厨师以善用蚂蚁做食材而闻名——死蚂蚁。人总有离开的一天,操操走了,临走叮嘱死蚂蚁要他发扬光大味锅。堪称改革家的死蚂蚁不甘守旧,和自己的两个帮厨死马尸、死马爪一道,大胆的发明一种掌控火候的新技术——等碍(邓艾)法。启用新的食材和食谱,如盅烩、湿转(钟会、师纂)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制法,被誉为——錦锅(晋国)。

    这时蜀锅的继承厨师六馋(刘婵),是个好吃懒做的厨师,把上辈师傅的手艺忘得差不多了,食材五壶大酱早已用尽,仅剩下姜味、料桦(姜维、廖化)等些许食材,渐渐被錦锅挤出了厨房。

    捂锅也好不到哪去,笋全走后,后面的厨师一个不如一个,笋凉 、笋朽,(孙亮、孙休)最后的厨师叫笋耗(孙浩)把世代积累的食材都用完了,到他们用完了最后一个食才卤糠(陆抗),搬出厨房的时刻也就到了。

    根据以上厨房史料,文学家罗灌中先生完成了一部影响着几代人的宏篇巨著三锅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