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副本介绍 > 正文

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孩子的未来谁保证

作者:侠客 来源:未知 浏览: 【 】 发布时间:2018-01-15

《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原文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两天,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的一篇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在网络上传开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蒋老师表示,这篇文章她一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对这个现象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不吐不快。”

在这篇文章里,蒋老师表示自己无论是从一个家长还是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都极其痛恨“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因为“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

蒋老师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

在文章中,蒋老师还举出了许多和《王者荣耀》有关的,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的例子。“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蒋老师在文章里这么表示。

蒋老师举了个例子:自己要求学生对“高考状元做游戏主播”一事发表看法,写一篇社评作文。然而在自己反复强调“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在作文里展现出的仍然是对这位状元的赞赏。这个事实让蒋老师难以接受。

在蒋老师眼里,“电子游戏”并不是娱乐手段那么简单:“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而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

蒋老师自己也在反思教育者和家长的责任:“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在玩什么在聊什么你关注了吗?你和孩子聊理想时你给他过一个合适的定位了吗?除了游戏和升学的分数,孩子的人格教育我们注重了吗?”

现在,《王者荣耀》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维度上的“社交平台”,《王者荣耀》和它的玩家俨然也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那么作为玩家的诸君是怎么看待《王者荣耀》的呢?你们对未成年人玩游戏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各位留言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点击下一页 查看蒋老师的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

《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原文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一、网络数据

网上数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是2亿,每天在线人数是5千万。虽然游戏页面写明,“本游戏适合16岁(含)以上玩家娱乐”,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20岁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也就是1亿用户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怒“怼”过:直指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荆轲是女的,无数朝代的历史人物串在一起厮杀。用流行的话说,其中的很多设置非常地尴尬,但也正是这种尴尬,更得年轻人的芳心。在启动页面上,的确有年龄和防沉迷的提示:本游戏适合年满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可是这种提示无疑是形同虚设。在被《人民日报》怒“怼”过之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但是,这个“成长守护平台”并非如此管用,百度一下,就会看见破解方法。

再来一组惊人的数据:2016年春节,王者荣耀的一款皮肤就卖了1.5个亿,最高日流水突破2亿,最高月流水超过30亿,更可怕的是,中国玩家每天在《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上花的时间是《阴阳师》的6.8倍,是《梦幻西游》的11.9倍,毋庸置疑,这是一款中国手游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庞然大物。

二、现实案例

钱报5月12日的官微刊登了一则新闻,一位温州的母亲被儿子发飙狂打,只能默默地抱头忍受!当时视频被曝光时一度被误传为“儿子嫌眼镜便宜”,但很快有网友指出了真相,因为母亲无意间打断了儿子玩手游!今年1月,广州某医院,一名十来岁的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而男孩踢打母亲,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手游。这两段男孩殴打母亲的视频,因为发生在公共场合所以曝光;但不难推断,类似情形在他们的家里,或许并非第一次发生。

钱报5月12日一则新闻:初二尖子生割腕后跳下17楼,事发前一天,男生因为上课玩手机,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快报4月7日一则新闻:小男孩半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导致性早熟。微博上一则新闻:一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共花费4万多,而他的妈妈是一位收入相对较少的清洁工……

这样的事件真的不是耸人听闻,网络的新闻也不是全然不可信,就在我的身边,一位小学一年级孩子家长告诉我,儿子的梦想是攒钱买一只手机然后好好地玩一玩王者荣耀;小区里遇见三个小学一年级的男生,坐在一起聊王者荣耀、买游戏装备、买人物皮肤;我的朋友某公司的高管出来和我见面时时不时拿出手机来搞几局王者荣耀;我的学生周末提早回校只为凑出一点点老师不在的时间厮杀几局王者荣耀;公交车上,我坐在两个高中生后面,从个校服上看那是学霸集中地,他俩也聊王者,聊装备,聊皮肤,聊和游戏有关的一切:王者荣耀好玩的地方太多了,由电脑到手机操控性更强,随时可以玩,不像CS那么难,靠技能就能打赢,眼神里的那种倾慕和渴望甚至等同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没错,刷爆银行卡的,玩到“虚脱”和“失踪”的,玩死玩伤的,一抓一大把。于是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那个年代很多开网吧的都发了财,但受害的孩子们,就不好说后来了。之后上网实名制,网吧不让孩子进了,网吧热也消失了。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那些优秀的游戏设计师深谙人性,懂到了骨子里,才有粘性,才有收入。

三、深度分析

我让学生写一篇时评作文:“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的成绩也非常突出,毕业论文被评定为优秀,研究生则是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更是在北大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毕业后她放弃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去从事游戏主播一职,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微博90万粉丝。”学生看到这则材料时一片哗然,动笔前我反复提醒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但事实还是让我诧异:40篇上交的作文39篇称赞状元的追求梦想的理念,不少同学提出电子竞技的社会责任感和难度,甚至非常崇拜游戏玩家能以超高技能参加世界争霸赛,因为在他们眼里争霸赛已经无异于奥运会了……

我和一位老班主任交流,我们的老教师无比痛心:面对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面对科技的发展,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当代父母遇到的教育难题,已经不是上个时代的经验能够解决的了。不论你是一介草民,还是个高端人士!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而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

我的朋友赴美国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交流,美国教育真实的一面真让我们惊呼:有着严格的校纪校规的约束,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对校内使用手机、仪容仪表、违规处罚措施有着近乎比中国更严格的约束。澳洲学生来访交流,让我惊诧的是孩子们只是偶尔将手机拿出来拍几张照片、打一下电话,常常会掏出自带的纸质图书默默阅读,刷屏和激战是我在他们来访的三天内没有见到过的。

乔布斯对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慎重的父亲,乔布斯在2010年时这样说道:“我们对孩子在家中使用科技产品进行了限制。”因此国外的新闻才会有类似这样的报道:“Ipad之父的孩子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这是为何?”

2008年马云在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上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说,“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但商业总要往前走,当年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也在5年后的2013年宣布进军游戏产业。

商业不是恶意的,但会是慈悲的吗?王者荣耀不是为了迫害孩子而产生的,但他是为了帮助孩子而产生的吗?

中国的游戏该走向何方?王者还会荣耀多久?会不会有新一款产品出来和它争霸?企业家的责任意识能不能战胜商业利益?这些都不是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马上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在玩什么在聊什么你关注了吗?你和孩子聊理想时你给他过一个合适的定位了吗?除了游戏和升学的分数,孩子的人格教育我们注重了吗?

曾经我们的生活,一辆破单车艰难地骑行在石子路上,盼望着邮差叮叮当当的铃声送来的一封封远方的讯息,那时候的我们看着纸质书难道不快乐吗?那时候的孩子回家和父母不沟通吗?那时候的孩子回家就做低头族吗?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只应停留在表面。

孩子,如果你能好好设计你的将来;孩子,如果你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我们都愿意做你亲爱的老师,三十年为约!

(蒋老师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关爱少年成长)

【编辑:AER】